河南郑州造船门式起重机厂家 造船门式起重机多机协同控制的通信方案与实践应用
作者:河南省路港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10-21
多机协同控制的通信方案是造船门式起重机实现双机联吊、多机交叉作业的核心技术支撑,通过构建 “低时延、高可靠、抗干扰” 的信息传输链路,解决传统通信中指令不同步、信号中断等问题,保障重载协同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当前行业已形成 “主备链路冗余、技术适配场景” 的成熟方案体系,依托 5G 专网与工业以太网的深度融合,广泛服务于 800 吨级及以上门机的协同作业场景,成为大型船厂分段吊装的刚需配置。

通信架构以 “分层冗余” 为核心,构建全链路可靠传输通路。主通信层优先采用 5G 专网技术,通过 SA 组网模式与数据切片技术搭建专有通信信道,实现多机间控制指令与状态数据的隔离传输。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与中国移动合作的 800 吨门机双机联吊项目中,便通过该架构将设备运行参数的传输时延控制在 10 毫秒以内,同步误差不超过 5 毫秒,彻底解决了传统无线通讯易受干扰导致的急停晃动问题。备用通信层采用工业以太网与有线链路互补,在门机主梁预设光纤通道,通过 Profinet 协议实现近距离多机的数据交互,当 5G 信号受极端天气影响时,可自动切换至有线链路,确保台风、暴雪等环境下作业连续性。协议适配层则通过统一的通信接口,实现不同品牌门机 PLC 系统的互联互通,打破设备间的通信壁垒。
核心技术选型聚焦 “协同场景需求”,实现精准适配。双机联吊场景中,通信方案强化 “同步性 + 安全性” 设计:借助 5G 专网的低时延特性,将起升高度、吊载重量等关键参数实时同步,配合 DNN 技术优化数据传输逻辑,使两台门机的载荷分配偏差控制在 5% 以内;同时通过加密传输协议,防止指令被干扰篡改,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的项目借此彻底规避了联吊急停导致的主梁冲击风险。多机交叉作业场景则侧重 “组网灵活性”,采用工业无线网桥与 5G 混合组网,在山东港口烟台港的多机调度系统中,10 台门机通过该方案实现运行轨迹数据的实时共享,当设备接近安全距离时,通信链路可在 200 毫秒内完成预警指令传输。
场景适配优化针对性解决环境与工况难题。沿海船厂的通信设备采用全密封耐腐设计,5G 天线与网关加装 300μm 厚盐雾防护涂层,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的应用中,设备连续运行 12 个月无因腐蚀导致的通信故障。北方低温地区则在通信模块内增设加热组件,确保 - 25℃环境下信号传输稳定。老旧设备改造采用 “微创部署” 方案,通过磁吸式 5G 终端替代焊接安装,在太重滨海的门机升级项目中,仅用 8 小时便完成双机通信链路搭建,且不影响正常生产。
实践应用成效充分彰显方案价值: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的 5G 双机联吊项目投用后,分段搭载作业的通信故障发生率从改造前的 12% 降至 0.3%,作业效率提升 20%;山东港口的多机通信系统使交叉作业的碰撞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 0.3 秒,设备协同作业的安全系数提升 35%。这种 “技术适配场景、链路冗余备份、防护贴合环境” 的通信方案逻辑,成为造船门式起重机多机协同作业的核心保障。

